本次活動共發布了包括2019年度全國城投公司總資產排名、2019年度全國城投公司負債率區間排名和2019年度全國城投公司主體信用評級排名等三個榜單。
全國城投公司協作聯絡會秘書長閆宗華、中國建設會計學會秘書長王春龍先后代表主辦單位致辭。線下、線上雙渠道眾多同仁一同觀看并見證了這場別具匠心的發布活動。
全國城投公司協作聯絡會秘書長閆宗華在致辭中說,全國城投百強榜單的發布,從2014年開始已經走過了第七個年頭。現在它已經成為全國城投行業群體發展狀況和城投轉型升級的象征。今天即將發布的全國城投公司總資產排名、全國城投公司負債率區間排名和全國城投公司主體信用評級排名三個榜單,也是《城投藍皮書》內容當中的一部分。他說,目前《城投藍皮書(2020)》的排版和印刷工作也已進入到尾聲,相信今年的《城投藍皮書》很快就會和大家見面。
中國建設會計學會秘書長王春龍在致辭中說,城投公司作為地方城市建設發展的重要主體,在中國城鎮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風云變幻,經濟發展的壓力仍然較大,國家也是多次提到“六穩”“六保”,加快推進“兩新一重”的建設力度。可以看出,在當前以及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城投公司的歷史責任和發展任務,還將是十分重要和十分艱巨的。
他還說到,按照公開數據和一定的標準進行城投公司百強排名,這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嚴謹和有價值的事情。它使得更多地方的政府和城投公司,有對照也有目標地進行提升和超越,并且發展越來越好。作為中國建設會計學會,成立也有30多年了,我們也希望看到城投公司越做越大,越做越強,為祖國的城鎮化事業作出更多的貢獻。
接著,中國現代集團董事長、現代研究院院長丁伯康博士對“2020全國城投公司百強榜單”進行了發布。隨后,現代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李啟春介紹說,現代研究院從2014年第一次發布全國城投公司百強榜單,到今年已經連續發布了七年。七年前,城投公司的總資產規模如果達到1000億元,就可以排名在第十位。而在今年,城投公司總資產規模達到1000億元的話,也只能排在第49名。這說明,全國城投公司個體的資產規模在不斷增大,城投公司整體的綜合實力也在逐年增強。全國的城投行業在轉型發展的道路上,正煥發出越來越旺盛的勃勃生機。
根據現代研究院對城投公司百強榜單的分析,近年來,地方政府為支持和推動全國城投公司轉型發展,依托整合重組做大做強地方城投公司,已發展成為一種趨勢。在此趨勢背景下,各地城投公司借助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整合注入地方優質資產、資源,整合重組地方不同類型的平臺公司、國有企業等,不僅迅速壯大了城投公司的資產規模,同時也不同程度地優化了城投公司的資產質量,這從每個年度城投公司的排名變化也可以看出。
全國城投公司資產規模的不斷壯大,不僅是城投公司自身體量變大的象征,更是提升城投公司融資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為此,現代研究院于2014年開始,每年發布全國城投公司總資產百強榜及城投公司資產負債率、主體信用評級情況分析報告,這也受到行業內外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反映城投公司規模變化的總資產排名情況,已成為不少地方政府領導和金融機構進行相關決策的參考數據,成為各地城投公司每年爭相熱議的話題。
隨著2020年全國各地城投公司審計報告的陸續披露,現代研究院通過大量的調研、收集和整理后,進一步豐富和擴充了原有數據樣本(今年各地市級平臺新增至225個),核實和修正了部分城投公司名稱和統計口徑,力求該數據榜單的公正、透明、合理。
經過統計,225個樣本城投公司合計總資產178,138.38億元,平均每個城投公司的總資產規模791.70億元。資產在平均資產規模之上的公司共計70家,占比31.1%,低于791.7億元的公司有155家,占比68.9%。
此次排名中,資產規模最大的仍為天津城投集團,總資產8,314.51億元,連續多年蟬聯排行榜首位。排名第二、第三的仍為上海城投集團和北京基投公司,紛紛在上一年資產規模基礎上突破6,000億元,穩居榜眼、探花位置。前三甲均為直轄市城投公司,這三家公司的總資產規模為20,902億元,占到全國城投公司總資產的11.73%。前三甲之外,合肥建投排名最靠前,之后依次為珠海華發、廈門建發、武漢城投、宜賓國資、云南城投和青島城投。
總資產百強榜單中,合計總資產140,107.88億元,占所有樣本的比重為78.65%,百強的門檻已經由上一年的454億元提高到570億元。總資產前50強中,合計總資產101,665.84億元,占所有樣本的比重為57.07%,50強的門檻已經由上一年的860億元提高到983億元,預計明年50強將不再有百億級的城投公司。
(1)按資產規模分析。按照資產總額1,000億元以上(含1,000億元),600億~1,000億(含600億)元,300億~600億(含300億)元,300億元以下的標準將城投公司分類統計,1,000億元以上共計48家,資產總額9.97萬億元,大部分為直轄市、省會城市或計劃單列市。600億元~1,000億元共計48家,資產總額3.81萬億元,省會級6家,地市級42家。300億~600億共計70家,資產總額2.96萬億元,300億以下共計59家,資產總額1.08萬億元。
由圖1可知,千億級以上城投公司的資產總額占比達到55.96%,48家600億~1,000億元的公司資產比例為21.38%,300億~600億元級公司數量較多,資產占比卻僅有16.59%,而其余59家小型城投公司資產總額占比僅為6.07%。不難看出,我國城投公司百強的資產規模呈現前端少數大型城投公司遙遙領先、后端城投公司小而散的分布形態。
(2)按省份分析。根據225個樣本城投公司所在的省份不同進行分類,安徽省入選企業18家,為所有省份之最,江蘇、四川緊隨其后。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山東、廣東、廣西城投公司均達到10家及以上。
從資產總額來看,安徽、江蘇規模最大,占據前兩位,其次為江西、四川、湖北,資產總額均接近或超過1萬億元,天津城投一家公司的資產占所列225家樣本城投公司資產總額的4.67%,湖南、山東、廣東均超過7,000億元,上述省及直轄市城投公司資產占比超過50%。由數據可知,我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城投公司的規模大小分布不均衡。
(3)按三大區域分析。根據國家東中西三大區域的劃分,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等地;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河北、湖北、湖南等地;西部地區包括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按照這樣的標準區分,全國城投公司總資產排名榜單中有66家公司屬于東部地區,有96家公司屬于中部地區,有63家公司屬于西部地區。總資產規模呈現東中西部梯次遞減,資產占比分別為40.05%、38.27%、21.68%。

(4)按百強結構分析。在百強榜單中,江蘇、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山東等華東、華中地區入圍城投公司數量較多,可以看出這些省份在發揮城投公司支持地方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方面的作用顯而易見。當然,上述省份針對城投公司數量的眾多,容易滋生隱性債務等問題,也于不同時期出臺了地方城投公司整合重組的政策文件,加速了上述省份城投公司的規模壯大。四川是唯一一個西部省份入榜單數量靠前的省份。
值得注意的是,上一年統計中有38個城投公司資產超過千億元,今年則有48個城投公司資產過千億元,千億俱樂部城投公司數量迅速擴大。在所有數據中,又有16個城投公司資產破2,000億元。珠海華發、宜賓國資、上饒投控是三個作為一般地市破2,000億元,并闖入前15強的地方城投公司。
其中,受到統計樣本、資產增量等因素影響,前20強的排名有較大變化(如下表所示),這里面有因為地方政府對城投公司采取資產注入和重組后,帶來的資產規模變化,也有部分因為被首次納入統計范圍所致。
現代研究院專家認為,資產規模作為衡量城投公司的一個重要因素,近年來做大做強的趨勢逐年增強。資產規模的整合做大,不僅有利于地方國有資本投資運營主體的打造,盤活地方國有資產資源,對地方債務化解和產業發展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隨著資產的高質量整合注入和優化配置,城投公司的綜合實力也會相應的不斷增強。當然,在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下,以單個指標衡量城投公司強弱略顯單薄,現代研究院也會在后期不斷探索和嘗試新的研究方法,力求更加科學、合理和全面的評判城投公司。即便如此,我們仍不能忽視城投公司對地方國有資產資源的集聚和規模化運作。
本次以創新的線上直播方式舉行“全國城投公司百強榜單發布”活動,不僅進一步擴大了城投藍皮書和城投公司三大榜單的影響力,也讓更多的人認識城投、了解城投和關心城投。此前,城投公司在我國城鎮化進程中發揮了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此后,我們有理由相信,城投公司在我國“六穩”、“六保”,以及推進國內大循環過程中仍將肩負重任。
現代咨詢集團研究院亦將在全國城投公司協作聯絡會的指導下,在中國建設會計學會的支持下,在各方機構、組織的幫助下,不遺余力地為全國城投公司的持續、穩定和健康發展獻策獻力。
附:2020年度全國城投公司三大榜單數據采集說明及數據摘選
(1)數據采集時間:此次發布的三大榜單所涉及的數據統計截止日期為2020年7月31日。
(2)數據采集對象:納入城投公司統計的范圍,僅限定在全國城投公司協會會員單位及部分從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運營且愿意納入相關指標統計和信息公布的政府平臺類企業。
(3)數據準確性:為保證數據的真實性,我們采用的統計數據全部來自相關企業在公開媒體披露的年度財報信息或由相關企業自己提供的財務信息。因數據采集、整理工作量較大,工作當中不免存在失誤,敬請諒解。
(4)三大榜單225個樣本城投公司的所有數據,詳見近期出版的2020年城投藍皮書“附錄”部分。
(5)本次榜單發布的所有數據及城投藍皮書刊載的詳細數據,為全國城投公司協作聯絡會和現代研究院共同所有,僅用于學術性交流、研究或資訊類傳播場合,謝絕用于任何商業目的,相關機構、組織或個人在引用、轉發時敬請注明來源。